電影劇情概要與隱喻
從電影一開使便可以發現:千尋一家找不到路、白龍提醒說:「要把名字藏好,不然就找不到回家的路」、千尋也曾對無臉男問:「你是從哪裡來的?」 每一句台詞其實都在對我們提問,我們究竟是誰?我們從哪裡來?該往何處去?
「《神隱少女》正是一部關於「我是誰」的故事。」
《神隱少女》裡的千尋,也許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,面對人生一次次的挑戰,都來不及準備。
如電影剛開始那尋找鍋爐爺爺的路上,一個失足迫使她全力衝刺,勇氣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,有時候只不過是被生命的際遇召喚出來,像魔法一般的力量,回望那段往事,仍會感到不可思議,說不明自己究竟是怎麼走過來的。
「被現實生活所吞噬,理想生活的彌留。」故事從搬家的路上展開,由於對新家環境還有些陌生,爸爸開錯路帶著一家人上山,車子在隧道口停了下來,爸媽兩人都執意到裡面看一看,以那種「反正最多就是這樣啦!」的心情面對未知,是許多成年人的通病,並不是真的出於好奇去探索世界,像隨意翻閱雜誌一樣的漫不經心。 許多評論針對父母的行為提出了「貪念」這樣的立場,但也許只是過得很無所謂,覺得「世界不過就是如此」的生活著,變成豬以後,彷彿只剩下吃飽睡睡飽吃的生活。
千尋一開始是抗拒進入隧道的,卻因不願自己待著,半推半就地跟上了爸媽的腳步。 這很像我們面對生活的各種選擇,在兩個都不夠喜歡的選項裡,挑出一個比較沒那麼討厭的,直到多次選擇後,我們悟出了一些道理:「只要能承擔選擇,就能再去選擇。」這是大人世界的規則,漸漸地也會感覺到,這道理是苦澀裡的甘甜、迷惘中唯一確定的一種方向。 還記得千尋緊緊依偎在母親身邊的樣子嗎?她像個怕生的孩子,在對世界還一知半解的年紀,卻已有足夠的意識為自己表態; 面對日子裡無數的小小決定,守護舒適圈的我們,或許能在異世界裡找到新的舒適圈。
長大之後的我們,還喜歡窩在自己的舒適圈嗎?其實圈外的一小步,不一定是人生的一大步,但只有跨出去才能確認,哪裡還有你的同溫層。
「每天都失去自我一點點,但這場消失不會殆盡。」父母變成豬、天色漸漸變暗,再加上周圍的黑影重重,拚命跟自己說:「這是一場惡夢,快醒過來!」,在這時她遇到了白龍,那個低谷時拉住她的人。 長大以後,相信陌生人變的越來越難。但迷惘無助的時候,誰都可能成為救星,人跟人之間的相遇,可能成為漸漸忘記初衷的我們的一劑強心劑。
在各種意想不到的幫助下,千尋抵達了湯婆婆的辦公室。一襲雍容華貴在身,她掌管著整座湯屋,就像控制了整個世界,像極了社會階級的金字塔頂端,光用眼神就能支配其他人。 湯婆婆只需動動手指,就能輕易奪走他人的名字,使人們服從於她。千尋為了解救被魔法變成豬的爸媽,選擇將名字賣給湯婆婆,變成了小千。 而小千能老老實實的活在湯屋,其實只是因為她默默接受了這裡的生存法則。生活在世上,難免會適應不良,而我們內心的聲音大多因為喪失了話語權而逐漸模糊。
「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不可能忘記,只不過是想不起而已。」
這段電影金句是千尋在這的生存指南,也是獻給那些「不知怎麼就遺忘」的自我精神喊話。 成長的本質就是感受到失去,失去的同時,能用自己的步調,慢慢重建另一種自我,就是成長的必修課了。
「無臉男教會我們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」
無臉男害怕孤獨、渴望溫暖,所以他始終帶著面具。在吃下千尋給的藥丸後,吐出所有慾望和貪婪,那一刻他才找回自己的本質。 某種層面來看,我們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無臉男。在成長的過程中,我們配合著世俗的眼光,捏造了自己的另一種樣子,配合大家演出、甚至一昧的討好。 要像千尋一樣具備勇氣、勇往直前,並堅定自己的信念是件不容易的事,但宮崎駿透過《神隱少女》想教會我們更重要的是,希望觀眾能反璞歸真,並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,這才是人一生最該追尋的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