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有花路
-

 

南非石蒜科植物種子傳播方法主要有幾種:

隨風飄散式:帶翼種子甚輕。

種子囊破開後種子漫無目的隨風飄散,可以散落距離母球很遠的地方。這種子傳播方法好處是有利品種廣拓產地範圍,減少種球因產地過份集中,受人為或自然災害而受絕種威脅。但由於種子隨風飄散,它們可能錯落一些 根本不適合生長的環境。就算種子能須利成長,種球之間可能距離太遠,往往只能自交,長遠來看對品種進化造成障礙。隨風飄散式屬種有 Amaryllis、Cyrtanthus (火燒百合)等。

 

Cyrtanthus angustifolius Cyrtanthus huttoniae
Cyrtanthus smithiae

滾輪式:種子在放射形球體的花梗在脫離種球後隨風及地形滾動。
沿途種子散播在合適的地形上,然後萌芽生長。此方式既可以廣拓產地範圍,又能保障種子散在合適環境。滾輪式種子散播屬種有: Ammocharis (大地百合)、 Boophone (刺眼花)、Brunsvigia (燈台花)、 Hessea 、 Nerine (根西百合)及 Strumaria 等。

Ammocharis coranica
Brunsvigia radulosa

原地式: 種子在醬果內生長,並重重被果 醬包裹(情形就好似龍眼、荔枝脫殼後一樣)。
種子成熟後就著地萌芽生長。此種子傳播方法好處是,果醬確保在旱天種子仍有足夠水份萌芽生長,而且著地點百分百適合該種生存。對於不能自交種屬來說 (例如Gethyllis), 原地式種子傳播方法是唯一亦是最有效率的繁殖途徑。但原地式種子傳播方法壞處是大部份種子在母球附近生長,不久便會造成過份擠迫情形,種球互相爭取泥土養份水份、空間、陽光等。但最大問題是一旦產地受到嚴重破壞,品種生存就極受威脅。原地式種子傳播屬種包括: Apodolirion、 Clivia (君子蘭)、Gethyllis (韭蔥石蒜/香果石蒜)、 Haemanthus (畫刷花)、 Scadoxus (蛇百合/火球花)等。

 

攝於南非西部 Namaqualand。 Haemanthus amarylloides 種球沿直線造成一條花路生長,十分可愛。
攝於南非西南部。Haemanthus sanguineus 在山林大火後盛開。白色的不是雪,而是山火後餘下的灰。

非洲大陸是一個很古老的大陸板塊。而南非獨有品種 (endemic species) 高達 83% (僅次於夏威夷 86%),其中主要原因是南非海岸有數排東西走向的山脈 (例如: Outeniqua Mountains, Tsitsikama),這些山脈造成同一韋度有明顯氣候區分,品種進化因此變得更加多樣化。這些山脈南向山坡受雨水比北向山坡多。同一山脈有著鮮明植物覆蓋區。這些海岸山脈接收從印度洋和南大西洋吹來的雨雲及其降雨。只餘下 40% 降雨能通過這些山脈。造成山脈以北的旱區。初期歐洲移民稱這旱區為 The Little Karoo。 Karoo 在古代荷蘭語意思是侵蝕,代表當地因長期乾旱加上強風或隅有暴雨造成表土流失等侵蝕現像。這旱區亦是全球原產多肉植物最多,品種變化最大的區域。生長在 the Little Karoo 的球根類植物亦能適應長年乾旱的環境。

The Little Karoo 再向北和東北申廷亦有另外數排東西走向的山脈 (例如: Overberg、Swartberg、及 Cederberg)。這些山脈接收了大部份餘下的降雨。只有少過 10% 能通過這些山胍,造成南非內陸半沙漠般的氣候區,當地人稱之為 the Greater Karoo。在這氣候區,只有極能適應上十年旱情的品種才能生存。在 the Greater Karoo,你不會找到很多球根類和多肉植物。

Haemanthus crispus 種球因為以原地式種子傳播方法造成擠迫現像。不過這個陣營看來也很壯觀。 此圖攝於南非西北部 the Richtersveld 以南屬半沙漠氣候區。 以上圖片來源:Dennis Tsang

生長到如此密集,已經不能分辨那些是經種子原地生長,那些是母球自然分球。唯一方法是將表土移開,然後看看種球是否連接起來。不過,這亦未必確定分開的種球一定是經種子原地長出來。但無論如何,這一大家族從老遠看來就好像棄置的紅色膠袋。在南非,特別是在公路旁,經常看到棄置的紅色膠袋。所以我初時以為這大群花是膠袋。但奇怪的是在不遠處亦有幾個紅色膠袋,而在狂風之下這些紅色膠袋竟然未被吹走。好奇心之下,我走近一看才知道是一大群 Haemanthus crispus。

文字: Dennis Tsang - Hong Kong

 
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