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  georgeyang (糊塗人)      看板  performance
標題  京戲啟示錄觀後感
時間  中山大學[山抹微雲]藝文專業站 Wed Dec  4 1996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《京戲啟示錄》觀後感
85/12/01(星期天) 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至德堂
  還沒看戲前,不懂李國修為什麼選擇了以京戲班做 為十年大戲的背景、不懂為什麼在這個時刻他特別想起 了一生做戲靴的父親、更不懂以風屏劇團這種「戲中戲 」的創作手法正值巔峰之際何以就此完結。究竟《京戲 啟示錄》啟示了些什麼?   幕啟時,李國修兀自出現於舞台上,令人頓入一種 深邃空茫的時空中。一扇門之隔就回到了記憶中的中華 商場及古道熱腸的李師傅;一桌二椅往台上一擺隨即轉 至民國三十五年的梁家班。搭配上聶光炎結合科技的舞 台設計,敘事之流轉,簡直就像電影般充滿了神采!   已經是第二度欣賞這種「戲中戲」的方式了,在觀 賞的過程中並不會有閱讀上的困難,反而是帶著比較的 有趣觀點來看戲。在《莎姆雷特》中,風屏劇團因為角 色分配不平而內鬨連連,造成每次的排演迭所換角。心 灰意冷的團長李修國決心解散劇團,反倒激勵了團員眾 志一心,期待在最後一場戲精銳盡出復仇雪恥,不幸卻 因每個人角色的錯亂而荒腔走板,終將莎士比亞筆下的 悲劇《哈姆雷特》演成了爆笑的荒謬喜劇,令人笑中帶 淚。   希冀再次復仇的風屏劇團回來了,這次以京戲做為 挑戰。在編劇手法更形複雜的「戲中戲中戲」之《京戲 啟示錄》中,以梁家班的「打漁殺家」為戲,梁老板及 李修國均因心力交瘁而決定解散了戲團。與《莎》劇相 似的是,從團員甚至到團長都陸續出了問題,戲裡講的 忠孝節義,戲外盡是貪瞋痴愛。梁老板接受了二大媽改 革京劇建議的「打漁殺家」終究未能開演,每個人消失 在時代的洪流中,留下了遺憾。然而屢次敗戰而歸的風 屏劇團,最後在大家的努力下,水中大戰的新版卻是空 前的成功(對比著實際屏風表演班的滿座與滿堂喝采!)   可惜的是自己漏看了第一部的《半里長城》,否則 也許可以像是分析奇士勞斯基的三色系列般,看看這些 戲中戲的環環相扣、看看他們之間的異同之處。我彷彿 在李國修身上看到了電影導演論的作者,散發出個人獨 特迷人的創作風格。   「舞台上的戲子伶人謝幕之後,終將回到生活裡, 演自己。舞台下的朋友們離開劇場之後,也將走入生活 裡,扮自己。都是演?!都在扮?!-人生和戲劇之間 串演著無從分界的真假虛實。」      -李國修   尾聲中,二大媽坐在台下看完風屏劇團演出的梁家 班之後,激動地與飾般主的李柱天相擁而泣,停格於歲 月的長廊中,字幕幽幽打出十年前她早已離開人世。節 目單的說明則指出這些片段其實均只是李國修記憶中的 斷簡殘編。然而身為觀眾的我,卻因著虛實交替的情節 而深深感動著,也許,戲劇可愛的地方就在於拼湊了這 些虛虛實實,重新建構過往的記憶,讓人自然地隨著劇 中的情節而悲喜交集。我回想起了拍「童年再見」的路 易馬盧,在數十年的沈澱之後,終將童年的一段遺憾以 純熟冷靜的影像風格完成了自我救贖。累積了十年經驗 的李國修,是不是也想藉著對於京戲的懷念,來彌補一 些父親的缺憾、重新思考自己與劇場的關聯?   「從前的人,不知道現在會如何。」   「現在的人,不知道未來會如何。」   「但是現在的人看過去,就能知道未來...」   這雖是有些詭辯,卻也預示著屏風藉由《京戲啟示 錄》宣告自己的轉變。從《黑夜白賊》到《京戲啟示錄 》,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商業導向的屏風已逐漸克制笑果 ,逐步走向濃厚的人文關懷,在站穩腳步的同時也開始 有了實驗創新的廣闊空間。在「自省與傳承」的十年大 戲之後,無疑地,屏風近年的表現以及對於本土的紮根 ,已儼然成為目前國內最值得令人期待的大型劇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