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系統分析與設計

Last updated on 10/29/2024
home . back

案例:汽車共乘平台(KioKe)

根據統計,使用汽車當成交通工具上下班的汽車族通常是只有一人開車,汽車數量一多,就容易造成交通壅塞,每當上下班時間一到,通勤族的惡夢也開始上演,雖然政府也提出「高乘載管制」的解決方案來改善交通壅塞問題,但成效依舊不彰,市區塞車問題依舊天天發生。

為了減少汽車流量,以及提高汽車的乘載量〃共乘」這個概念也開始興起,但「共乘」其實已經被提出非常久了,卻一直都是風聲大雨點小,而我們發現,共乘有著許多難以克服的風險與問題,首先駕駛與乘客的起迄點不相同,且可能會因為外在因素改變行駛路線,可能會造成駕駛與乘客的不便,再者是駕駛與乘客之間互不熟識,也會有安全上的疑慮,為了解決以上的問題,我們以企業社群為單位,提出KioKe共乘平台。

基本需求描述

KioKe共乘平台主要提供給上班族共乘媒合,開車上班的駕駛只需要註冊登記平曰上班的地點、提供空位數量與基本聯絡資訊,乘客透過KioKe共乘平台註冊平曰上班地點與出發地點,藉由平台自動媒合適合搭乘的駕駛資訊。例如,相同的目的地(同公司或同大樓),駕駛的路程會經過乘客平常通勤路段等依據,減少駕駛與乘客在共乘上的不便。共乘媒合對於駕駛與乘客的資料會先進行隱藏,只會提供Email作為聯繫管道,待媒合成功後才會將個人資訊傳送給對方,以方便聯繫後續共乘事宜。透過此平台,讓「共乘」的概念落實,達到「用更少的車載更多的人」目標,改善上班時間交通問題。

 

Activity 1

  • 根據範例需求描述,找出有哪些利害關係人,並試著描述一下這些利害關係人的目標,寫出利害關係人目標表。

    利害關係人目標表

    利害關係人 (參與者)

    目標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Activity 2

  • 找出利害關係人目標表後,請找出有哪些事件需要完成,並寫出事件表。

    事件表

    事件名稱

    使用案例名稱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                

Activity 3

  • 繪製使用案例圖(Use Case Diagram) 。

Activity 4

  • 選其中一個使用案例撰寫內容。
  • 寫使用案例 (Use Case)
    使用案例名稱

     

    使用案例描述

     

    主要參與者

     

    利害關係人與目標

     

    前置條件(pre-conditions)

     

    後置條件
    (post-conditions)

     

    主要成功情節
    (main success scenario)

    參與者

    系統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例外情節
    (extensions)

     

    其他需求
    (others)

     

Activity 5

  • 繪製對應之活動圖(Activity Diagram)。

Activity 6

  • 繪製初步類別圖(Class Diagram)。

Activity 7

  • 繪製系統循序圖(System Sequence Diagram)。

Activity 8

  • 撰寫系統事件之合約(Contact)。
    • 操作(operation)
    • 交互參照(cross reference)
    • 前置條件(pre-conditions)
    • 後置條件(post-conditions)

Activity 9

  • 完成需求分析文件-軟體/系統需求規格書(SRS)